概述
屈原,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、政治家,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,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,“楚辭”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,開辟了“香草美人”的傳統,被譽為“楚辭之祖”,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、唐勒、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。
作品與影響
屈原作品的出現,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,其主要作品有《離騷》《九歌》《九章》《天問》等。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《楚辭》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,以最著名的篇章《離騷》為代表的《楚辭》與《詩經》中的《國風》并稱為“風騷” ,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。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,“逸響偉辭,卓絕一世”。 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,屈原的“求索”精神,成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種高尚精神。
屈原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生命意識主要表現在:時光飛逝、美人遲暮的時間緊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識。,沒有人像屈原那樣面對時間飛逝而產生緊迫甚至恐懼的感受。
屈原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、愛國詩人為后世所景仰。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,在政治斗爭中堅持理想、寧死不屈、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,給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。